发布时间: 2025-07-31 09:54:42 作者: 乐鱼买球app下载
高考季与求职季的齿轮在此刻同步转动。高三学子攥着查分界面等待心仪院校的橄榄枝,毕业生则刷新着单位拟录取公示名单,尽管等待的对象不同,那份对 “被选中” 的期盼却如出一辙。
而公示名单的关注者远不止报考者。许多尚未毕业的大学生也紧盯其上:一方面,他们试图从录取数量的增减中预判未来竞争态势,为职业规划攒数据;另一方面,也暗自观察招聘流程是否透明,是不是真的存在 “内幕”—— 毕竟,这些公示不仅是结果的宣告,更是他们未来可能踏入的职场规则的提前预习。这场跨越校园与社会的等待,藏着两代人对 “公平” 与 “机会” 的共同期许。
尤其是“萝卜坑”的问题,如果这个单位有“萝卜坑”招聘的嫌疑,那么无论是毕业生还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不会轻易尝试报考这个单位了,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努力一年最后却变成了陪跑的小丑。
对于企业和事业单位招聘而言,总会存在着一些热度较高的岗位,像博物馆、图书馆、公务员管理等,这些岗位工作相对轻松、待遇较好,历来是求职者的热门选择,也正因为竞争非常激烈,因此更容易引起外界的关注。
有意向报名这些岗位的考生,自然可以通过历年录用名单上的种种细节,来判断这个岗位究竟是公平竞争还是存在“萝卜岗”暗箱操作的嫌疑,可是没有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年有一个单位的“骚操作”,真是成功把毕业生给气笑了。
正常情况下,拟录取的公示名单会详细记录拟录用者的基础信息,姓名、性别、毕业院校和专业等等,而这个事业单位发布的招聘公示,上面只有准考证号,连考生姓名都没有,有毕业生看到这份名单顿时就傻眼了:这是演都不演了吗?真是让大家连想举报都找不到理由。只是这样的“公示”还有什么意义呢?
某城市公园管理中心所属事业单位发布的这份录用人员名单,仅列出了一串串准考证号码,绝对没显示考生姓名。对于考生本人来说,查找自己的准考证号还算方便,但对于社会公众而言,这样的公示形同虚设。
公示的初衷是接受社会监督,但如此操作,谁能知道录取的究竟是谁?又如何能发现其中有几率存在的问题?这种“只见编号不见人”的公示方式被网友嘲讽是“演都不演了”。
有毕业生直言:这样的做法根本不给举报的机会,即使发现有猫腻,也无从查证,毕竟,没有姓名信息,任何质疑都难以成立。
对于这种只公布准考证号的做法,部分单位辩解称是为保护考生隐私,确实,以往完全公开的方式曾导致一些无辜考生遭到恶意举报,且举报人无需公开自己的信息,这种不对等给许多考生带来了困扰。从这个方面看,减少信息公开似乎有其合理性。
但换个角度思考,隐私保护与公开透明之间是不是真的只能二选一?实际上,很多单位已经采取了折中的方式,例如公布姓名的同时隐去部分字符,或者提供姓名同时限制查询渠道,既保护了考生隐私,又确保了基本的透明度。完全不公布姓名的做法,显然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而这种“隐姓埋名”的公示在单招事业单位中并不罕见,那就是很多同学们所了解到的单招。
所谓单招,是指单位自行组织的招聘,而非统一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这类招聘往往缺乏统一规范,信息公开程度较低,有些甚至连考生的面试成绩、综合成绩和最终排名都不公布,公示仅仅是走个形式。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部门,其招聘过程应当接受公众监督,而这种“遮遮掩掩”的招聘方式,不仅损害了应聘者的知情权,也削弱了社会的信任度,作为毕业生,在面对这类岗位招聘时,也不得不再三考虑,毕竟还是那句话,谁也不希望自己努力备考,最终却沦为“陪跑的小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新疆一社区要求干部每周必须组织1至2名群众体检,未能完成取消周末休息,被通报!
《歌手2025》发文道歉:GAI改编版《故湘,风》中《浏阳河》段落已完成重新录制,后续将完善授权手续
手机eSIM开放前兆!vivo WATCH 5全面恢复移动/联通eSIM
华为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折叠屏笔记本获 HarmonyOS 5.1 升级
谷歌Pixel 10系列价格曝光:799美元起,Pro Fold最贵2149美元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