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10-18 11:03:59 | 作者: 合金铸钢件
科研创新助力 开拓高端市场——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技术中心持续提升产品研发和质量优化能力工作侧记
今年以来,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技术中心紧盯行业发展趋势,以市场和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快新产品研发速度,持续优化产品性能指标,为拓宽高端市场、提升客户满意程度提供有力支撑。1—7月份,共开发9个系列20个钢种的新产品,大范围的使用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石油开采等行业。
8月6日,一块尚有余温的B7圆钢产品被取样工送至技术中心钢后实验室,经过制样工研磨、抛光、腐蚀等一系列处理后,样品表面如同镜子般光滑。随后,实验人员将样品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不多时,图像采集系统拍摄的B7圆钢金相组织就在电脑画面上清晰地体现出来。“经检测,产品奥氏体晶粒度、夹杂物、带状组织等各项质量指标均满足技术协议要求。”技术中心研发部主任工程师张玉海马上将各项数据记录在册。
“这批产品将用于制作风电锚栓笼,因此对强度、韧性和耐冲击性有很高要求。”张玉海介绍,“风电锚栓笼就像一个巨大的鸟笼,套在风力塔机筒外面。”
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陆地风电场工程建设中对基础的要求慢慢的升高,风力塔机筒与基础的连接方式已从早期的基础环发展到锚栓笼,用钢需求也更为严苛,尤其是在耐久性、抗疲劳性等方面。“这是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市场。”7月份以来,技术中心研发部在深入市场调研后,敏锐地捕捉到行业动态和客户潜在需求,也为后续精准研发确定了方向。
目标明确,行动迅速。张宣科技营销、技术、生产三方分工协作,经营销售团队主动出击,走访调研风电锚栓生产企业,深度研究客户在产品化学成分、直线度、端面平整度等方面要求,展示张宣科技绿色圆钢产品生产和服务硬实力,并与浙江宁波某客户顺利签订120吨B7圆钢产品订单。技术团队从材料成分设计、冶炼、轧制、热处理、质量检验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攻克了化学成分控制、温度与拉速、气体检测等诸多技术难题,实现B7圆钢一次性研发成功。生产团队严格执行工艺方案,实施窄成分控制、全过程保护浇注、低温轧制等措施,保证成品各项指标实现用户要求。
“研发过程中,我们充分的发挥技术系统创新‘龙头’作用,啃下提升低温冲击功这块‘硬骨头’,成功将B7圆钢低温冲击功由-57℃≥27J提高到-100℃≥27J,为进一步拓宽风电市场做足了准备。” 张玉海自豪地说。
8月5日,一辆满载30CrMoA抽油杆钢的大型货车缓缓停靠在天津渤海新区某客户库房。在现场等待卸货的工作人员迅速行动,熟练地解开固定钢材的绳索,吊车在轰鸣声中稳稳地吊起一捆捆沉重的钢材。客户质检验收人员早已严阵以待,测量、检查,手中的仪器不时发出滴滴的声响,他们神情严肃,不时在手中的本子上记录着数据,与标准规格进行比对。
“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等均满足规定的要求,张宣科学技术产品让人信服,为你们点赞!”当客户的反馈从电话另一头传来,张宣科技技术中心研发部副部长冯永磊脸上绽开了笑容。
该客户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为行业内有突出贡献的公司,7月17日,经过三个多月筹备,在与众多竞争者的激烈角逐下脱颖而出,张宣科技一举中标,成为中石油实心抽油杆原材料合格供应商,并签订1400余吨抽油杆钢订单。
30CrMoA抽油杆钢具备高强度特性,能够使抽油杆在反复的拉伸和压缩过程中不易变形或断裂,确保抽油作业长期稳定运行,在石油工业领域中得到普遍应用。“产品表面出现的任何瑕疵或缺陷都有几率会成为应力集中点,以此来降低其疲劳强度和常规使用的寿命。”冯永磊介绍。从年初成功研发该产品以来,技术中心研发部始终致力于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性能指标,使产品在疲劳强度、抵抗腐蚀能力等方面具有更卓越的表现,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针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研发团队以“项目制”课题攻关为载体,破解制约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点,开展一系列技术攻关。通过创新优化“低氧、低耗、均热”加热工艺,解决了坯料过热或过烧问题,保证产品内部组织均匀。实施轧机活套设备、高压水除鳞入口挡水装置、精轧入冷床快速辊道等设备改造,逐步提升产品表面上的质量。创新制定“冷床密排快摇”生产方案,通过提升冷床摇速,减少成组产品温降差异,确保剪切温度控制在350℃-400℃之间。开展冷剪压辊改造,降低剪前压辊与冷剪距离,确保剪切横截面光滑平整。
客户需求倒逼产品质量提升,赢得客户“朋友圈”大力“点赞”,订单量持续飙升。1—7月份,30CrMoA抽油杆钢发货量完成5651吨,成功打入陕西、宁夏、山东等区域市场。(梁梦颖、王伟)